Search


行動裝置、電子商務與物聯網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帶動消費者對便利、簡潔、快速的商品與服務需求...

  • Share this:


行動裝置、電子商務與物聯網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帶動消費者對便利、簡潔、快速的商品與服務需求攀升,能夠快速滿足終端市場需求的即時服務商業模式應運而生。龐大的即時服務經濟(On-Demand Economy)浪潮,不僅使傳統消費路徑產生巨大轉變,所帶動的眾多新創企業與新增就業機會,亦可望開啟2015年美國與亞洲商業市場新的成長契機。

以美國為例,即時服務在以下五項領域中出現快速成長:

1. 餐飲配送:餐飲配送服務十分受到消費者的歡迎。美國已有許多企業投入這項領域,包括星巴克、DoorDash、Sprig、Spoonrocket以及Uberfresh等。在頻繁的收購整理帶動下,美國餐飲配送市場已逐步趨於集中化,甚至已取代部分食品零售企業的市場份額。由於餐飲外送服務打造出餐廳、配送企業以及消費者三方多贏的操作模式,預期未來將持續成長。

2. 家事服務:由TaskRabbit開始,家事服務媒合平台商業模式逐步受到注目,隨著眾多新創企業如HomeJoy、Exec以及Handy的陸續投入,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利用這項服務尋求外部資源,從事難度較高或瑣碎冗長的家事工作。美國最大電商企業Amazon近期推出的Amazon home services平台,同樣意在切入這塊迅速成長的市場,此舉也意味著除了地方小型企業外,全國性的企業巨擘也開始進軍在地生活消費市場。

3. 零售快速送達:在Amazon的帶動下,同日送達服務已成為美國實體零售與電商企業的基本服務項目,甚至已發展到半小時與一小時送達的階段,銷售與運送的項目也由一般商品擴大至低溫生鮮品。為了與電商企業分庭抗禮,Walmart、Target等實體零售企業也紛紛推出快速送達服務,同時也帶動許多新創企業投入,例如Postmates、Deliv、Instacart等,甚至Google也推出Google Express服務。未來在物流技術與系統配置的精進、以及商業模式轉變的帶動下,預期快速送達服務模式將持續發酵。

4. 停車與送貨服務:Luxe Valet、Zirx、ValetAnywher、Vatler等新創企業的崛起,開啟了美國停車交易市場的即時服務商機。這項服務模式在交通繁忙的大城市中具備相當樂觀的發展情境。送貨服務方面,以Uber為例,該公司除了核心的租車共乘服務外,2014年在美國華府、紐約及洛杉磯等大型城市中,陸續推出UberEssentials、UberRUSH以及UberFRESH等服務方案,為用戶提供商品代購、包裹及餐點配送等服務。

5. 美容與健康服務:美國中高所得消費者對美髮、美甲、按摩等休閒服務具備相當程度的需求。吸引不少新創企業投入相關服務項目與用戶的媒合與串連。例如Glamsquad、Unwind Me、Zeel讓消費者可以透過其平台預定專業美容與按摩業者到府服務,StyleSeat則讓用戶可以預定其週邊所有美容相關服務。由於用戶具備較低的價格敏感度,加上企業十分希望藉由上述平台拓展客源,因此這項商業模式在美國市場相當看好。

整體而言,即時服務帶來的產業與經濟效益已逐步帶動美國消費市場的典範轉移。而這波浪潮也已席捲至亞洲,例如Uber於2015年宣布在香港推出UberCARGO服務,提供用戶即時的貨車與司機租賃服務,而獲得大量創投資金做為後援的餐飲配送廠商FoodPanda,也已將觸角伸向台灣、香港與東南亞國家,並在大部份的亞洲市場中取得領導地位。

展望未來,即時服務商業模式可望成為服務產業未來重要的發展趨勢,相關企業,如Uber、FoodPanda,或是甫進入台灣的lalamove與gogovan等,都是值得關注的對象。

http://www.economist.com/…/21647529-americas-biggest-online…|newe|30-03-2015|AP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未來流通研究所」透過自行開發的產業數據洞察工具,追蹤全球零售、電商、物流、餐飲、旅遊、生活產業動態,挖掘新鮮有趣、具商業創新價值的情報分享給大家。
View all posts